所属地区:北京
擅长领域:大脑测评研究与实践
主讲课程:人口早期教育 感觉统合教育
社会职务:国际感觉统合教育学会秘书长
黄冀滨,女,研究生学历。1975年工作,1981年调入青岛市计生委工作,1989年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(人口教育专业),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(人口与发展专业);授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;1996—2004年,任青岛市计生培训服务中心培训接待分管主任、青岛计生婴幼儿启智培训学校校长、青岛PAT人口培训学校校长;2003年1月被聘请为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(兼学术委员会学部委员);2005—2008年,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早期教育项目部主持工作副主任;2009年至今,授任国际感觉统合教育学会秘书长、中国孕婴专家行动计划组委会常务主任。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34年来,先后干过统计、药具、科技、政法、培训、接待、婴幼儿早期教育、感觉统合教育多项工作,研究领域宽广,包括人口教育、人口与发展、计划生育、人口早期教育、感觉统合教育。
成果:先后主编或合编了五本著作,发表了11余篇论文。
五本著作:《人口调查与分析》(山东人口杂志出版社,1990年);《人口地理概论》(黄河出版社出版,1990年);《人口与资源环境》(黄河出版社出版,1991年);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萃》(黄河出版社出版,1992年);《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》(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,1994年);
11篇论文:《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初探》、《青岛市区1085例病残儿分析》、《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法制化思考》、《市场经济下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考》、《试述基层计划生育统计台帐》、《加强药具管理、提高节育率》、《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我见》、《试述计划生育培训与可持续发展》、《为构建婴幼儿早期教育新文化生态环境而努力》、《独生子女历程回顾及成果描述》、《诠释早期教育内涵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运用》。
荣誉: 1983年获“国家千分之一抽样调查优秀调查员”称号;1989年被评为“山东省教育学院优秀共青团工作者”;1981—1999年四次被评为青岛市计生委先进工作者,两次政府考评优秀;1997年获得青岛市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称号;1998年获山东省教育学院函授教学先进个人称号;1999年获青岛市计生委嘉奖;2005—2008年间,二次国家人口计生委目标责任考核优秀。
1990—1994年,《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初探》,(刊登在《人口调查与分析》一书);《青岛市区1085例病残儿分析》,(刊登在山《东人口杂》1991年12期);《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法制化思考》,(刊登在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萃》一书);《市场经济下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考》、《试述基层计划生育统计台帐》、《加强药具管理、提高节育率》,(刊登在《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》一书);
1998年个人业绩被收录在山东教育学院建校50周年《山东教育学院 优秀校友事迹集》一书(收集范围仅限定曾获得过省级〈包括省里各部、委、厅、局等〉以上表彰的优秀校友);
2000年10月,个人业绩被收录在中国国际出版社《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》一书;
2001年3月,个人业绩及献辞再次被收录在中国科技研究会、中国社会出版社《中国人才世纪献辞》一书;
2001年8月——2004年,《关于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我见》和《试论计划生育培训与可持续发展》两篇论文分别在国内《创新与发展》、《改革之路——领导干部文库》、《中国当代改革与发展研究文献》、《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获奖成果精选》、《走向辉煌》、《创新、实践、发展优秀论文集》、《中国现代理论创新与实践优秀论文精选》、《中国当代社科研究丛书》等16种大型文集或学术交流活动中各获金奖1次;特等奖3~4次;一等奖5~4次。
2005年2月5日,《为构建婴幼儿早期教育新文化生态环境而努力》论文,荣获山东省第十二次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2005年7月,《独生子女历程回顾及成果描述》在全国社区早教研讨会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;
2009年11月,《诠释早期教育内涵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运用》,在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、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、中国人口学会联合举办“人口文化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”征文活动,荣获征文优秀奖,同时又被《山东人口与发展论坛》2009年10月第二期刊登。